四川档案杂志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 Caj-cd规范获奖期刊
主管/主办:四川省档案局/四川省档案局
国内刊号:CN:51-1072/G2
国际刊号:ISSN:1001-5264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四川档案杂志

刊物语言:中文

刊物规格:A4

主管单位:四川省档案局

主办单位:四川省档案局

创刊时间:1983

出版周期:双月刊

国内刊号:51-1072/G2

国际刊号:1001-5264

邮发代号:27971-53

刊物定价:408.00元/年

出版地:四川

首页>查看文章

从“憋不出300字”到“7天写完论文”:这5步无痛写作法,导师追着夸结构

时间:2025-09-28 09:52:37

1、摘要


对于众多年轻研究人员而言,撰写科学文章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而且,他们中鲜有人接受过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书面文字的专门训练。然而,发表论文对于职业发展、获取科研资助、取得学术资格,或是同时满足这些需求,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本文详细阐述了撰写科学文章所需遵循的基本步骤,概述了科研论文应包含的主要部分及其内容要点,并提供了使文章更具吸引力且符合出版要求的实用建议。


2、引言


每位研究人员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,都会面对空白的页面,困惑于从何处下笔、先写什么内容。以他人能够理解且符合出版要求的格式来描述自己的研究工作,绝非易事。当你在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、精力乃至金钱时,你会深陷其中,并对其价值及对科学界的意义产生强烈的情感依赖。然而,这种深度的投入往往伴随着主观性,使人难以抽离,无法清晰地思考如何以易懂的方式呈现研究,让非领域专家也能领会其发现的价值。


时至今日,“不发表就出局”这一古老训诫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许多年轻学者面临着论文发表的压力——为了提升职业前景、支撑经费申请、证明过往资金分配的合理性,或是满足硕博学位等学术资质的要求。然而,年轻医生往往缺乏科学写作的系统训练,特别是对于临床医生而言,繁重的临床工作常常使科研写作沦为次要任务,只能不定期地投入零散的时间。然而,向期刊投稿的优质论文竞争已异常激烈,掌握基础规范至关重要,否则论文将难以脱颖而出。难道你不认为你的工作应该基于科学价值来评判,而不是因为写作质量差、数据呈现混乱无序而被拒稿吗?


鉴于此,我们提出了科学论文写作的分步指南。该指南不仅局限于某一个小领域,而是可以推广至绝大多数医学学科。我们将先概述论文的主体框架,再详述各部分的核心要素,最后提供摘要与标题的优化建议。本指南旨在帮助缺乏写作经验的年轻学者完成高质量的初稿,经过合作作者及资深导师的完善后,最终实现科学期刊发表的目标。需要说明的是,本指南并非穷尽所有方法,现有文献及网络资源中仍有大量优质参考可供借鉴。


3、写作前的准备:动笔前必须完成的事项


在正式开始撰写论文之前,需要完成一定量的准备工作。这些背景工作通常应在写作阶段之前完成,因为它们同时作为所撰写研究项目的背景支撑。你在准备项目方案时投入的所有时间,都是为最终论文写作所做的提前准备。因此,在制定方案时,你可能已经开展了广泛的文献回顾,以确立主题的现有知识水平,并确保研究的原创性——这些内容也可以直接用于论文写作。在回顾文献时,建议记录打算纳入论文的重要观点、短语及相关参考文献,这对后续写作将大有裨益。此外,使用文献管理软件(无论是免费版还是商业版)都可以高效地管理大量文献,避免在筛选关键信息时遗漏重要来源。


通常,你还会获得数据的统计分析最终结果,这将构成论文结果部分的基础。部分结果的可视化图表将作为论文的插图,因此在阅读结果时需要重点标注核心发现,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。


动笔前需要先确定目标投稿期刊。这不仅影响格式要求,更重要的是决定写作风格的导向——写作必须适配目标读者的类型。例如,是投稿给专业期刊(预期读者为领域专家)还是普通医学期刊(读者可能来自其他学科)?这将直接影响需要包含的信息量与类型。此外,目标期刊的编辑政策也需要纳入考量,例如在特定专业领域,有的期刊偏好基础研究论文,有的则更重视临床研究。目标期刊的选择涉及多重因素,本文不展开详述。但至少需要确保论文内容属于所选期刊的收稿范围,这是投稿成功的基本前提。


4、科学论文的主要部分有哪些?


绝大多数科学期刊采用所谓的“IMRAD”格式,即引言(Introduction)、方法(Methods)、结果(Results)和讨论(Discussion)。当然,这一规则也存在例外情况,投稿前务必查阅目标期刊的作者指南,确认是否推荐该格式。本指南仅讨论IMRAD格式,因其应用最为广泛。


论文应按以下顺序包含这些部分:引言、方法、结果和讨论。此外,还需要添加摘要(大致是各主要部分的浓缩版)和标题。文末必须列出参考文献、表格及所有图例。最后,还可能包含其他可选部分,如致谢、利益冲突声明或作者贡献说明。下文将详细探讨各部分的写作要点,并指出撰写时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。


41 引言部分


引言在吸引读者注意力方面至关重要(表1)。特别是在审稿阶段,引言需要让审稿人产生兴趣,激发其继续阅读并思考“为何我从未想到这点?”的欲望。本部分需要阐明研究动机、目标以及如何成为该领域现有证据体系的有益补充。


具体而言,应首先结合恰当的文献简述该主题的已知信息,随后聚焦领域并指出仍存疑的环节(必要时引用矛盾的前期数据),由此逻辑推导出研究试图填补的明确知识空白——这是论证研究价值的核心要素。在阐明研究如何提供新价值后,需要清晰陈述工作假设、目标及实现路径(表1)。背景部分需要让读者理解研究动因,并通过文献佐证其合理性。无需穷举所有相关文献,精选最贴切的文献即可;亦无需陈述过于浅显或公认的“常识”。需要在背景信息与过度细节间取得平衡,并始终考虑目标期刊的读者群体特征——如投稿专业期刊可以增加技术细节,面向跨学科读者则需要简化。


表1:引言部分主要特征的大纲,附示例说明。


背景描述该主题的已知信息: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基石,但可能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有关。


知识空白与研究目标:目前尚不清楚...;至今尚未证明...;尚无研究探讨...对...的影响;量化...的数据较少;...对...的影响仍不明确。


研究目标与假设:我们假设在...背景下给予...会减少/增加...;我们旨在识别/评估/调查...;通过前瞻性单/多中心观察性/干预性研究...


引言应自然导向知识空白的识别,这是展示研究增量价值的机会:研究成果是否将改变临床实践?或通过提供关键证据推动争议领域的共识形成?需要用恰当措辞强调文章价值。需要避免偏离主题,每句话都应有明确目的。许多期刊对引言篇幅有限制(如字数或页数上限),需要严格遵守。若期刊未明确规定,引言通常以1-1.5页为宜。


研究目标的表述至关重要,需要反复推敲。目标须明确具体,包含待评估的核心指标及方法。文中目标应与项目方案中的目标一致(切记:任何研究启动前都应有书面方案!)。建议全文统一使用同一目标表述(引言、结果、讨论、摘要乃至标题中保持一致)。适度重复无妨——这能体现表述一致性,避免歧义。最后补充时态使用建议。对非英语母语研究者而言,语言是额外挑战。建议利用机构资源(如翻译或科学写作支持)提升英文质量。若无此类资源,可参考高质量期刊论文的时态范例。表2提供了引言部分的时态使用指南。


表2:撰写引言部分时使用时态的建议


描述当前的知识状态:现在时。癌症是一种常见疾病。


描述他人先前发表的观察结果:过去时(未完成体past imperfect)。Smith等人表明,药物A降低了死亡率,而药物B没有。


描述过去某一未指明时间开始且尚未完成的过程:现在完成时。多位研究人员已调查了药物A对该疾病的影响。


描述尚未发生的事情:现在完成时。尚未确定是否……


提出假设:第一个动词用过去时,第二个动词用现在时。我们假设药物A会增加出血风险。


制定目标:过去时。我们旨在测量……


4.2 方法部分


方法部分的核心目标是详细说明研究执行过程,使具备同等条件的读者能够复现研究。每个结果必须有对应的方法描述——即结果部分出现的检测或分析方法需在方法部分提前说明。若部分操作已公开发表,可简述并引用文献。


需要首先明确研究设计类型(前瞻性/回顾性、随机化/非随机、双盲/开放标签、对照、交叉、析因等)。非常规方法需通过参考文献或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。随后描述研究对象(动物、人体、细胞等),临床研究需详述纳入/排除标准及患者筛选流程(门诊、新入院、查房、病例讨论等)。回顾性研究需优先说明数据来源及最终纳入的病例数/患者数;前瞻性研究则将最终样本量作为结果,在结果部分呈现。描述研究对象后,需要详细说明所有测量参数的方法,包括主要和次要终点指标及其测量方法。主终点选择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,需在规划阶段深入论证。


具体操作层面,需要详述血液检测、干预措施、手术操作、问卷设计、影像技术等细节,必要时注明设备/试剂厂商信息。可添加副标题划分子部分(如人口学数据、血管造影指标、治疗方案等),并简要说明各项测量的必要性。伦理声明不可或缺,需要注明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及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。随机对照试验应提供临床试验注册信息(如ClinicalTrials.gov编号)。不同期刊对伦理信息披露要求不同,需参照目标期刊指南。最后应详细说明统计分析方法:先明确数据呈现方式(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±标准差,非正态用中位数[四分位距],分类变量用例数[百分比]);再列出具体统计方法(如t检验、多元回归、生存分析等)、样本量计算依据(预期效应量、方差、α/β误差阈值)、显著性水平及统计软件。预设的亚组分析需在此说明,避免事后分析的争议。若涉及多重比较,需考虑Bonferroni校正等α错误控制方法。方法部分时态以过去时为主(如we performed),描述研究前事件时用过去完成时(如thrombolysis had failed后启动治疗)。具备统计学专业背景者可独立完成此部分;若需支持,可邀请方法学家或统计学家协作以确保准确性。


4.3 结果部分


结果部分的核心目标是客观呈现观测数据,避免任何评论或讨论。无需重复方法描述——方法部分已详细说明,只需直接呈现结果。读者若仔细阅读方法部分,自然能回忆起所用方法。此部分应杜绝主观评价词(如“令人惊讶的是……”“有趣的是……”),保持纯粹数据呈现。


每个在方法部分提及的检测手段都必须对应结果描述。为提升可读性,建议按方法顺序同步呈现结果,并使用与方法部分一致的子标题划分内容模块。典型结果段落应包含:分析类型说明(如“QCA分析显示……”)、具体观测结果及对应图表引用(如“A组病变数量显著高于B组”)。时态统一采用过去时(如“血清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呈相关性”)。


研究者常面临如何选择文本、表格或图表呈现结果的困惑。虽无严格规则,但可遵循以下原则:单行或双行可表述的结果直接写入正文;多组间基线特征、结局指标等结构化数据宜用表格;复杂关系或趋势数据(如生存曲线、剂量反应关系)适合图形展示。需注意期刊对图表总数有限制,需提前确认投稿指南。避免重复呈现已通过表格/图形展示的数据,同时控制图表数量以防信息过载。


最终,结果部分应形成自洽的逻辑链:从原始数据到关键发现,通过清晰的结构化呈现,使读者能独立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。此部分需严格区分数据呈现与解释讨论,后者应留待讨论部分展开。


4.4 讨论部分


讨论部分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专业解读,阐释其学术价值及在领域知识体系中的定位。开篇应简明回顾主要发现,建议采用与引言中研究目标、方法中主要终点一致的表述框架,避免重复结果数据或过度演绎。需要基于事实陈述结论,例如将“80%患者用药后出血”修正为“本研究提示药物X可能存在显著不良反应风险”。


核心任务是将研究结果置于学术语境中对比分析:需要系统梳理与既往文献的异同,探讨差异来源(如人群特征、方法学差异等),并对意外发现提出合理解释。若涉及跨群体外推,需要明确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。多维度分析时,应超越单一结果解读,阐释整体研究意义的集成效应。


学术对话需遵循外交辞令原则:批判他人研究时应采用委婉表述(如将“Smith研究样本量不足”改为“Smith研究可能存在统计效能局限”),并通过强调自身优势间接体现对比价值。需要由合作作者或资深导师审阅表述,避免因语言转换导致原意偏移。


需要突出研究的创新性价值,明确填补引言中提出的知识空白程度,避免沦为“老话题新瓶”的普通论文。阴性结果同样具有学术价值——严谨设计的阴性研究可挑战既有认知、强化争议数据或推动领域反思,其科学价值不亚于阳性发现。实践层面需阐述研究对临床实践或知识体系的潜在影响,如是否改变诊疗常规、引发学术共识调整等。可提出未来研究方向,特别是基于次要终点观察衍生出的新假说。结尾段应简明概述研究优势与局限,主动披露局限性既体现学术自觉,又可为潜在质疑提供辩护空间。


4.5 摘要


摘要是全文的浓缩版,通常包含背景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四大模块。作为PubMed等文献数据库的索引条目,摘要需独立成篇且信息完整,无需查阅正文即可理解核心内容。审稿人首次接触论文时首先审阅摘要,因此摘要需兼具学术严谨性与阅读吸引力,形成“预览效应”激发全文阅读意愿。摘要实为研究成果的“学术名片”,需投入时间精心雕琢。


摘要准备需牢记以下要点,因篇幅有限,必须保持简短。摘要的主要提示详见表4。若项目准备和文章写作已投入足够时间思考,摘要准备将不会耗时。可以从引言中轻松找到一两句话用于摘要(可能需适当缩短)。结果部分主要从文章结果章节复制粘贴。结论可表述为研究的核心要点。摘要最困难的部分通常是将其充分缩短以符合目标期刊的字数限制。


表4:撰写摘要时需牢记的要点。


项目说明:

背景:简要回顾研究背景,并简要陈述主要目标。应简短扼要,通常两到三个句子即可。指明你希望填补的知识空白。

方法:应概述主要方法:


定义研究人群的主要纳入标准

定义研究分组(如有)

(非常简要地)描述主要干预措施或治疗方法

陈述主要终点

注意:你没有空间详细解释所有方法,因此请紧扣总体定义标准(例如:患脓毒性休克的成年患者[>18岁],其定义为尽管血管充盈充足但仍持续低血压)。

结果:列出主要结果,包括各组的均值、比值比、p值等。首先列出主要终点的结果,然后是次要结局。

确保为你方法部分提及的每一项方法都提供了结果。

结果应有足够的细节来支撑你的结论。

结论:用一句话总结你的主要发现即可。如果空间允许,可加上一句对未来研究启示的简短说明。

结论应直接与主要目标和终点相关。

参考文献:摘要中不应包含参考文献。

讨论:摘要中不应进行讨论或出现评判性陈述(例如,“令人惊讶的是,我们观察到…”这类评论)。

图表:大多数情况下,摘要中不应包含图形、表格或其他插图。

4.6 标题


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文章标题。标题应包含关键词以反映文章的核心议题,同时激发潜在读者的兴趣,引发其完整阅读作品的欲望。需要牢记:当人们通过PubMed/Medline或其他在线数据库检索特定主题的文献时,标题必须包含核心术语和关键词,才能被系统轻松识别。若标题表述不当,作品将难以被检索定位,永远不会出现在他人的搜索结果中,最终导致论文因未被发现或阅读而从未被引用。当你的标题在众多(甚至数百篇)同主题论文的检索结果中脱颖而出时,它应通过明确阐述本文对学术领域的贡献或填补的知识空白,与同类文章形成区分。


虽然这听起来对一个简单的标题要求颇高,但实际执行起来比想象中容易。表5提供了一些标题制定的具体建议。可以参考高声誉医学期刊(包括综合医学期刊及本领域被引量最高的专业期刊)的标题作为灵感来源,学习何为有效的标题范例。需要注意目标期刊可能对标题长度有字数或字符数限制——此时,精炼标题的难度反而高于撰写很长的标题。


表5:成功标题应包含的要素


要点示例:

提及研究的主要因素:写明药物或干预措施的名称。

提及研究的人群/临床背景:在急性心肌梗死/中危肺栓塞/早期脓毒性休克中。

提及研究设计:随机、双盲、对照试验/注册研究/队列研究/病例对照研究。

提及主要发现:增加/减少/预防...

将最重要的方面置于开头:如果研究的重点是干预措施(因为这是你的文章与众不同之处),那么标题应以干预措施的名称开头。

避免使用无明确目的的不精确表述:避免使用诸如“...的报告”或“...的效果”之类的术语。如果有效果,请明确指出是什么效果!

使用国际通用药品名称:氯吡格雷、替格瑞洛、普拉格雷...

应避免使用商品名。商品名具有专有性(属于制药公司),并可能被解读为对特定公司的间接偏好。此外,不同国家的商品名可能不一致。

应谨慎使用副标题:将副标题保留用于研究组的名称。具体建议可能因目标期刊而异。


4.7 参考文献


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您在构建假设和开展研究时所依据的全部来源。充分记录研究工作、明确标注所有引用来源是您的伦理与专业责任。同时必须引用支撑假设的文献以证明其科学性。参考文献既能为研究提供学术支撑并置于同主题研究语境中,也能为希望深入探究的读者提供阅读指引。


许多年轻研究者常困惑何时需要引用文献。基本原则是:任何非原创的观点、事实均需标注来源。但普遍认知的常识无需引用(如"心血管疾病高发"或"癌症是主要死因")。然而,他人首创的特定概念、术语或分类体系必须引用(例如"McConnell征"患者需引用McConnell原始论文;按BARC标准分类的患者需引用BARC标准定义文献)。引用书籍章节需精确标注章节名称、页码、作者/编者及出版信息。尽量避免引用网站、私人通信或未发表数据。若存在多个可选文献,优先选择最新发表或来自高影响力期刊的文献。优先引用原始研究而非综述;若引用二手文献中的观点,应追溯原始文献核实并引用原著。


您需要对所有引用的准确性负责,并提供足够信息供读者检索。即使引用自已发表论文,也需逐条核对。期刊不负责核对参考文献准确性或格式——格式必须严格遵循目标期刊的投稿指南,否则可能直接导致拒稿。文献管理软件(如免费或商业版)可大幅简化文献收集、存储与格式调整流程。撰写研究方案和论文引言时,应实时记录关键引用信息,避免后续因文献量过大导致查找困难。


5、结论


尽管从零开始撰写论文对年轻研究者而言颇具挑战,但通过扎实的研究准备和系统化的写作方法(各章节指南详见图1),这一过程可大幅简化。投入充足时间精心打磨论文终稿是值得的——最终发表的成就感无可替代。毕竟,通过出版物分享知识、贡献领域证据、实现研究成果价值,都是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。现在,请拿起笔开始写作——这正是您研究成果应得的呈现方式!


图1内容:科学论文各部分内容清单


· 标题应提及药物/干预措施、研究背景、设计方案及主要发现:谨慎使用副标题,通常仅用于标示研究组名称。

· 摘要:应自成一体,内容完整。包含引言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。

· 引言:结合参考文献阐述当前知识现状。指明你的研究旨在填补的知识空白。概述研究目标(主要和次要目标)。

· 方法:详细描述你所做的工作及具体方法。详述研究人群的筛选标准。描述所有的测试、干预措施、分析方法、技术等。详述研究终点(主要和次要终点)。必须概述伦理考量。统计方法应在专门段落中描述。

· 结果:描述研究结果。避免评论和解释。针对方法部分提及的每一项方法,均需给出相应结果。使用适当的图表(表格和图形)。

· 讨论:首先重述你的主要发现。将你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其他报告进行比较分析。解释结果的意义,说明其结果如何贡献于整体知识体系,或如何推动认知进步。概述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。

· 参考文献:列出所有作为你工作基础的资料来源。务必检查所有参考文献的准确性,即使是从其他论文中复制的也需核对。